iT邦幫忙

2025 iThome 鐵人賽

DAY 25
0
Modern Web

UI/UX 不只是漂亮!30 天讓你的設計人人都能用系列 第 25

Day 25 | 無障礙設計入門 ②:設計不該讓人迷路 ── 排版佈局的無障礙思維

  • 分享至 

  • xImage
  •  

在無障礙設計的觀點中,排版不只是美學,而是讓資訊「可被看見、被操作、被理解」的結構。

對有視覺障礙、注意力困難或行動障礙的使用者來說,一個好的版面可以是「我能理解這個介面並完成任務」,而不是「我被淹沒在資訊海裡」。


🚩 排版結構是使用者理解的起點

資訊層級的明確性可能是初學者常忽略的部分。
良好的排版應該幫助使用者一眼看出主題、副標題、內容群組與行動區塊
這不只是視覺層面的區分,也是讓輔助技術( 例如螢幕報讀器 )能理解頁面結構的基礎。

舉例來說:

  • 使用正確的標題階層(H1、H2、H3…)能讓報讀器正確辨識章節順序。
  • 對於一般使用者,清楚的層級也能幫助他們「掃描」內容,而不是逐字閱讀。

反之,如果整頁的字體大小與粗細都差不多、沒有段落間距或區塊劃分,就算內容再精彩,使用者也很難知道重點在哪裡😵‍💫😵‍💫

👉在無障礙設計中,這樣的視覺層次對於視覺障礙者、閱讀困難者與年長者尤其關鍵‼️
他們的掃描速度與專注力有限,如果畫面沒有清晰層級,他們會比一般使用者更快失去方向。

小提醒:
不要只依賴「放大字體」來區分層級❌
利用空白、對齊、字重、顏色深淺等組合,才是更穩定的層級建立方式。


👀 視覺動線

當我們談「無障礙」時,其實也在談使用者視線的流動

人類的閱讀習慣有明確的「掃描模式」,例如左到右的 F-patternZ-pattern
若版面違反了這種自然流向,很容易會造成使用者視覺錯亂😵‍💫。

🌟 好的佈局應該符合兩個原則:

  1. 一致的排列與節奏 : 讓使用者能預測下一個區塊的位置。
  2. 合理的資訊群組化 : 相關內容要靠近、無關內容要分開。
    https://ithelp.ithome.com.tw/upload/images/20251008/20178655i1l0vvNYFl.png
    圖片來源:Material Design

舉例:
表單標籤應該與輸入框垂直對齊,按鈕應集中放在頁面底部或右側。若標籤漂浮不定、按鈕位置每頁都不一樣,使用者會不停地重新定位注意力。


📱響應式設計

在 WCAG 的精神裡,能適應多種環境的設計也是一種無障礙。

💡 響應式設計除了對應螢幕大小,也要考慮以下情境:

  • 放大 200% 字體後內容仍不重疊、不被截斷。
  • 使用直向模式或橫向模式時不影響結構理解。
  • 頁面重排時焦點順序仍然合理。

假設你的排版在小的螢幕下跑版,或者字放大後按鈕跑到畫面外,那麼視障使用者或長者,甚至是你自己根本無法完成任務,所以在設計階段應預留這些彈性。


✨ 焦點導引與鍵盤導覽

在設計互動介面時,排版不只是視覺排列,也關乎操作順序
對使用鍵盤或輔助輸入設備的使用者來說,tab 鍵導覽的順序就是他們的「視覺路線」
如果排版結構與焦點順序不一致,使用者就會在操作上迷路。

因此,在設計階段就要思考💭

  • 使用者按下 Tab 時,焦點會依照左上到右下的自然順序移動。
  • 體驗上要能「預測」下一步的焦點會在哪裡。
  • 「焦點狀態」要清楚可見,不能只是微弱陰影。

💡排版應用對比

❌ 錯誤應用:

  • 標題大小相同,使用粗體硬撐層級。
  • 元件排列不對齊,左右邊界不一致。
  • 內容群組之間沒有明確間距。
  • 頁面元素密集堆疊,讓焦點難以集中。

✅ 良好應用:

  • 有清楚的視覺層級(標題、副標題、內文一致風格)。
  • 使用一致的排版佈局。
  • 留白均衡、區塊分明。
  • 焦點移動與視線導引方向一致。

📌 總結

排版與佈局在無障礙設計的角度,常被視為理解與操作的地圖
所以,別把無障礙排版想成「設限」,而是在幫你建立更有邏輯、更被信任的設計語言。

能被理解的內容,才有被看見的價值;
能被操作的介面,才有被使用的可能。


上一篇
Day 24 | 無障礙設計入門 ①:設計師必須知道的指引與準則
系列文
UI/UX 不只是漂亮!30 天讓你的設計人人都能用25
圖片
  熱門推薦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|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